对于许多正在经历试管过程的准妈妈来说,当连续用药促进排卵后,医生提到的“打夜针”可能会让她们感到困惑。那么,“打夜针”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是在晚上打针吗?为什么白天不可以呢?
实际上,“试管婴儿”控制性超促排卵的过程中,当卵泡发育到一定阶段时,需要一种特殊的药物来促进卵母细胞的成熟。这种药物被称为绒促性素(HCG),是一种注射剂。由于注射后需要在36小时内进行取卵手术,为了方便操作,通常安排晚上进行注射,因此也被称为“夜针”。
“夜针”的作用在于促进卵子成熟,并帮助松散包裹卵子的卵丘细胞,使得卵子更容易从卵泡壁上脱落下来。夜针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卵子更好地成熟和脱落。
注射夜针后,大约35-36小时卵子会成熟。为了早上进行取卵手术,必须在晚上注射夜针。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自然周期或微刺激周期,夜间注射时间可能有所提前,可能会在当天晚上或次日的中午或下午进行。无论如何,都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否则可能会影响卵子的成熟和排卵结果。
医生的决定关于夜针的时间,会结合多种因素如卵泡大小、水平、促排卵方案以及受精方法等。每个人的注射剂量也会有所不同,通常在4000-10000IU之间,具体剂量会根据卵泡数量、雌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整。特别是对于卵巢过度刺激风险较高的患者,医生会尽量减少其注射剂量。
如果夜针注射时间不当,可能会影响到卵子的获取。如果注射时间过早,部分卵泡可能会自发排卵,导致无法取卵;而如果注射时间过晚,卵泡可能尚未成熟,卵子不易脱落,也可能无法顺利取卵。夜针的时间非常重要,必须准时进行,不能随意更改。
在注射夜针后,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循。如双方晚上需淋浴,禁止盆浴;注意休息避免疲劳;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正常饮食;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在试管移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身体反应,如移植后腹痛、出血以及腹胀胸闷等。这些情况都需要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医生及时处理。对于腹痛和出血等症状,不必过度惊慌,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正常现象。但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应立即就医。与医生保持沟通,遵循医生的建议,是顺利度过试管过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