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打开手机时,看到一则令人震惊的新闻推送:在2024年6月29日凌晨,德阳市景阳区小泉镇的陈先生见到了他刚出生的女儿,但这个短短几分钟的见面却让他们全家陷入了痛苦之中。他们的女儿天生就有下颌短、右耳畸形、面部畸形等多种疾病,并且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食管气道发育不良等严重病症。
对于陈先生一家来说,这个消息无疑是晴天霹雳。他们一直严格按照医院的要求进行产前检查,并信赖医院的诊断结果。他们的女儿却出现了如此多的缺陷,这让陈先生一家对医院产生了质疑,他们不明白为何产前检查没有检测出这些问题。
他们怀疑的医院是德阳市人民医院,这家医院在德阳市是比较好的医院,陈先生一家基于对医院的信任,每次产前检查都在这家医院进行。他们的女儿出生后却被诊断为多种畸形,这让陈先生一家无法接受。
陈先生的妻子吴女士是试管婴儿,怀孕期间一直非常小心,成功度过了每一次产检。在多次产检中,超声波报告多次提示耳朵、面部等部位显示不清或未显示。这些提示部位终却被诊断为畸形。
德阳市人民医院回应称,医院的诊疗行为符合卫生委员会的相关技术规范,并符合诊疗规范。超声检查完全按照《中国产科超声检查指南》、《中国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指南》进行。目前,婴儿的一些畸形并不在产前筛查范围内,超声波技术不能保证所有胎儿畸形都能被发现。
第二次超声波检查只是进行二次超声波观察。在我们的专业指南中,有一个特定的模板和步骤。指南指出,在三级超声波检查中,双耳并不是常规检查的内容。在一次和二次检查过程中,双耳部位并未被视为我们的观察重点。我们始终遵循指南进行操作。
红星新闻记者提问:如果在三次检查中未能观察到耳朵,是否应引起警惕?或是耳朵本就不存在?是否需要给出风险提示?
郑医生回应:我们的医学并未对此做出规定。我们必须提醒的是,在超声波检查中,我们可能无法看到耳朵。对于是否显示耳朵,我们并不能确定。
记者进一步询问:在孕妇的超声波检查报告中,有四份报告提示“由于孕妇脂肪较厚,声像图显示不满意”,这是否意味着存在干扰因素?
郑医生表示:是的,这位孕妇确实比较胖。但我们不能仅根据体重来判断她的腹部脂肪厚度,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记者追问:腹部脂肪达到何种程度才算厚?
郑医生解答:腹部脂肪的厚度本身并没有标准。虽然腹部脂肪不是我们在超声波检查中关注的对象,但它会影响我们的观察结果。在报告中,我们必须对此进行说明,因为这是孕妇自身的情况。
对于是否应将此干扰因素免责,郑医生表示:我们必须客观描述在超声波检查中观察到和记录到的情况。对于是否写腹部脂肪厚,要视情况而定。
面对记者的进一步询问,关于观察的困难性是否建议她换家医院检查,郑医生表示:我们是产前诊断机构,如果因为发现有问题才进行转诊,而不能因为孕妇的腹部脂肪厚而转诊。我们遵循指南进行操作,并会在报告中告知并签署产前诊断知情同意书,尽管超声波并非能检测到所有畸形。
谈及儿童心脏问题,郑医生表示:对于胎儿期间的室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合等问题,许多新生儿都会经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有问题。对于房间间隔缺损的产前诊断,指南中确实存在困难,容易错过诊断。我们只能根据指南要求,观察并记录我们能看到的,无法看到的不能随意记录。
在产前检查中,医院主要筛查大缺损,对于小于5mm的室间隔缺损在胎儿期可能无法观察到。对于红星新闻记者提到的“半面短小症”,郑医生表示这应是颌面外科的诊断范畴,而非超声诊断的范畴。对于下颌的问题,面部对称性不在超声波检查范围内。
关于面部中矢状截面的问题,郑医生解释称面部有眼眶截面、鼻唇冠状截面等。对于下颌的问题,只能通过这些截面来观察,但由于姿势和位置的原因,可能无法全面观察到。对于面部畸形的检测,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拍出婴儿脸的四维照片。
专家杨家祥表示,产前筛查和诊断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质量。畸形检查并不是的,但不进行检查是不可能的。他曾提到产前诊断的六大严重畸形范围。他也指出公众对产前诊断的期望过高以及私立医院过度宣传的问题。
从事超声专家工作26年的聂女士表示,四维超声检查是消除胎儿畸形的辅助手段,但检查项目需按照产前超声检查标准。在产前超声检查行业,检查人员的技能水平存在差异。她强调熟练的检查员可以看到胎儿的细节并进行判断。
律师李刚认为,患者要证明医院有责任需逐一对比指南内容并与报告进行比较。他提到是否需要尽到特殊检查或提醒通知义务等问题。简单的方式是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司法鉴定来确定医院是否有过错。
关于试管婴儿的安全性及畸形胎儿的产生问题,文中也进行了简单提及并介绍了采用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进行染色体和基因筛查的解决办法。试管婴儿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染色体和基因筛查即可避免大部分风险产生畸形胎儿的概率是很低的但也需要注意一些预防措施来确保母婴健康。